疫情影響下,化妝品行業的變化是怎樣的?
每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社會經濟的變化,2020年因為疫情的發生而導致各個行業都發生了變化,不過隨著疫情的持續向好,每個消費行業也逐步回到業務常態。據最新行業新聞報道,在美容及個人護理的消費方面,消費者數據顯示:18-49歲的女性消費受訪者中,個人護理用品的消費比重平均較疫情前減少了10%,同時,美容美妝產品的消費則較疫情前平均減少超過30%,尤其超過四成的18-29歲女性消費者在購買美容美妝產品的消費比重減少得最多(40%)。
居家生活方式依舊受到歡迎,據數據顯示,超過一半(56%)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比較或者非常擔憂疫情對于其生活方式的影響,六成(61%)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疫情期間不化妝了,以及20%受訪者表示自己有更多時間花在護膚上。美容及個護產品的上新依舊表現強勁,在面部護膚上,尤其以美容、亮白及抗衰成分為主的產品居多。
對于品牌方、生產廠家來說,捉摸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是非常重要的,就比如消費者對亮白、抗衰成分為主的產品消費需求比較高,這有助于品牌方做更好的營銷策略,以及來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。同時美妝消費者理性意識覺醒,年輕一代消費者對成分的認知、對產品安全的關注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“成分黨”倒逼產品升級的現象不斷萌生,作為化妝品市場“風向標”的原料企業對此感受更為深刻。
最新推出的《中國純凈美容行業報告》主要指出:產品安全有保證是首要購買因素,膚感好緊隨其后。據專家表示,“展望未來,隨著如今的消費者變得越來越成熟,他們不僅關心產品中不含有哪些成分,還擔心產品中所包含的成分是什么,以及這些成分的來源。
消費需求不斷變化與更新,意味著化妝品行業迎來全新機遇,也促使原料商不斷升級與創新。